喜看中国纪录片新探索——从纪录片《铁血传奇》说起

作者:童加勃

影视作品,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时尚产品。这样的时尚,未必需要大片那样的气势,而贵在艺术样式的新颖,思想意境的出新。

纪录片的创作更是如此,出新,堪称是纪录片最宝贵的品质。

元月25日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纪录片《铁血传奇》,令人欣喜地看到,古老纪录片的一个新探索。

在世界电影发展历程中,纪录片是电影之祖。中国第一部电影、世界第一部电影,全部是纪录片。因此,纪录片作为人类影视发展史的一个古老物种,其创新求变的意义,显然不应被低估。

《铁血传奇》的创新探索,主要不是对红色内容的开掘深挖,而是艺术表现手法的新颖别致。

特别让人耳目一新的就有三种。

首先,“绘画”式的场景过渡:纪录片在剧情转换和场景过渡时,采用了“手绘+电脑渲染”的方式,展现在特定历史场景中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既弥补了历史资料的短缺,又使画面富于变化,生动有趣。

其次,“情景再现”式的剧情描述:纪录片采取场景还原和演员表演的方式,讲述片中主人公如陈赓、袁殊、钱壮飞潜伏敌营、命悬一线的惊险历程。由演员再现的历史人物,其逼真程度,超越了以往很多情景再现类纪录片在表演上的生硬稚拙。《铁血传奇》看似沿用了故事片的表现手法,但实际上,还是围绕着史实所展开的有限的表演。也因为是“有限的表现”,因此“表演”并不显突兀,反而恰如其分。

其三,“蜡像冻结”式的细节刻画。

前两种手法,在以往很多重要的纪录片中已有不错的显现,本片只是运用得更极致、更圆润,笔者不必赘言。

而“蜡像馆”效果,却让我感到别开生面。

比如,在一个被伪装成“医院”的中共秘密会议现场,为了表现敌人即将来搜查的紧急瞬间,纪录片一方面对伪装成医生和病员的与会代表们的应激肢体反应进行定格,有站立关注的,有倾身前冲的;另一方面,对化妆成医院前台的会议组织者与查水电者的斡旋陪笑进行了凝固,神情生动传神,静态中又充满动感。

本片导演韩晶称,这是团队在多年历史纪录片创作中所独创的一种“蜡像冻结”手法,让观众仿佛走进一座蜡像馆,一些重要的历史瞬间由此被“固化”。也因其“固化”,而被镌刻在观众的心里。

“蜡像冻结”,给人以一种历史的穿透感、仪式感、庄重感。它就像一场话剧表演,在情绪达到最高潮的那一瞬间被永远定格,观众似乎身临其境,融入艺术情境。“蜡像冻结”手法,是对线性历史的“横向截图”,也是对动态事件的“以静制动”,是纪录片艺术表现技巧的另辟蹊径。

由此,笔者感到,纪录片《铁血传奇》在艺术样式、表现手法上的探索、开拓,难能可贵,值得加以研究。

事实上,放眼中国影视界,影视艺术的探索是全方位推进的。

近两年,故事片出现了《我的祖国》、《我的家乡》两部影片。虽说是两部影片,实际上是七位导演或五位导演的电影短片集成。即把不同风格导演不同内容的短片,组合成花样繁多的电影拼盘。其意义在于,拓展了电影的艺术样式,风格囊括多个导演,内容包含了东西南北中的地域文化,使得电影在横向上拓展了新的艺术可能性。

如果说,集成化是电影菜品的多样化,那么,纪录片《铁血传奇》在艺术手法上的探索和创新,则更像是电影艺术深度上的开掘和细化,尤其是“蜡像冻结”效果,更像是把菜品的原料和制作工艺提升一步,拔高了菜肴的品位。

纵观电影艺术的发展,从来都是艺术手法的理性探索,引领着样式的丰富。往往是艺术手法的一小步,带来艺术产品的一大步。世界电影在前卫探索中,先后涌现了蒙太奇叙事、色彩叙事、构图叙事、慢镜头叙事,让电影始终呈现崭新面貌,吸引着一代代观众乐此不疲。而纪录片从复制冷冰冰的历史,到把历史与大众味蕾相结合,从而诞生出无数“秀色可餐”的节目。

可以说,《铁血传奇》对主旋律影视作品的艺术探索,极大地提高了红色题材影视作品的观赏性,尤为值得推荐。

由此,在2021年新年来临之际,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新貌,犹如在新冠疫情压抑下绽放出一抹新绿,实在是可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