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子街记忆(泰州)

□孟惠平

泰州是我故乡,我是泰州人。泰州人都知道坡子街。

我离开泰州前,泰州还是县级市,很小,没有红绿灯,几条街几座桥,就算坡子街热闹。

元宵节、春节,坡子街就更热闹。十三上灯、十八落灯,连头连尾要过上六天。上灯这天晚上,每家每户都会下圆子,炒圆子。落灯这天晚上,家家都会下面吃,也就是“酱油面”,条件好的,会炒一两个菜。每到十八,家里总会叫我去扬桥口买面,那家的面好,出名。上学时,是走了去的,那时感觉还挺远的。后来工作了,是骑着凤凰二六去的。

元宵节期间,孩子们最高兴。晚上的坡子街,满街的孩子,满街的灯!兔子灯、飞机灯、凤凰灯、莲花灯……我一个小学同学,家就住在稻河附近,成绩还不错,家境比较贫寒,每到上灯前的一段日子,也是他们家最辛苦的日子,更是他们家最满怀希望的日子,白天夜里扎灯糊灯卖灯,我的灯也都是从他那买的。一般在正月初五以后,就有灯卖了。卖灯都集中在紧挨坡子街的天禄街。

当时的泰州,大一些的店铺都集中在坡子街上,百货公司、天福布店、副食品商店、大林商场、紫罗兰理发店、富春饭店……年前,母亲会带着我们姐弟三人到天福布店买布,然后走不了多远,到国副对面的第一服装厂门市部量尺寸做衣服,我们总是找卜师傅量裁。父亲偶尔也会带我们去紫罗兰理发店理发,我们喜欢找丁师傅,后来找他儿子。父亲还会带我们去坡子街旁边的新新池洗澡,年前的澡堂忙得很,一早就开门了,池子里都是人,老人说浑汤养人。炸炒米、炒花生、炒蚕豆是我们孩子的事,我们会到坡子街尽头的西坝口排队等候。包包子是泰州家家户户年前的一件大事,几家饭店得提前预约拿号。早早就准备馅儿。母亲安排我们刨萝卜丝,自己忙着洗豆沙。到约定包包子这天,全家出动,把几大脸盆、铝锅的馅拿到饭店,等候叫号。全家人忙大半天,最后拎着抬着几大篮包子回家。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早饭、晚饭,都是粥和包子。

那时的泰州不大,走在坡子街上,人们都会感到面熟。工作了,早上骑车上班,我会经过坡子街。那时都是七点半上班,七点左右坡子街最繁忙、也是最拥挤的时间,也是我最期盼的时间。那时的我注意到两个女孩,都是跟我逆向而行,一个漂亮,一个一般,却有气质。我感觉到她们也在注意着我。后来,漂亮的嫁到了干休所。那有气质的,就不知道嫁给谁了。

离开泰州来到深圳三十多年了。现在我又经常来往于深圳、泰州之间。泰州是我的第一故乡,它教会了我怎样做人,深圳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把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它。我现在兼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泰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哈工大泰州研究院副院长,我要把我的余热贡献给泰州,让坡子街的记忆得以延续!中国软文化系列之江苏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