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跃迁》开机 探索虚拟现实中的伦理边界

2025年7月9日,由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陈泉编剧并执导的科幻悬疑短片《跃迁》在广东惠州正式开机。影片聚焦未来虚拟现实技术引发的伦理困境,以独特的叙事视角探讨人性与科技的碰撞,主创团队及主演悉数亮相,开启为期12天的紧张拍摄。

《跃迁》设定于一个虚拟现实技术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一家科技公司研发的“跃迁”技术能够加速数字意识的成长,使虚拟世界中的数年学习在现实中仅需数天即可完成。然而,当技术被用于“升级”人类意识时,一场关于身份与伦理的隐秘博弈悄然展开。

影片中,吴博士为验证技术,选中昏迷下属的弟弟陈惜作为试验对象。姐姐同意让弟弟的数字意识在虚拟世界中“停滞”于出事当天,等待其身体康复后回归。然而,吴博士隐瞒了真相:最终苏醒的将是一个被彻底改造的“高级”意识,而非原来的弟弟。这一设定直指科技滥用下的身份危机与亲情背叛,悬疑感十足。

作为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跃迁》集结了该校青年影人的专业力量。导演陈泉以科幻类型为载体,试图在60分钟的篇幅中呈现紧凑的叙事与哲学思考。摄影指导陈世豪将运用视觉语言强化虚拟与现实的割裂感,制片主任卢炳坤统筹拍摄流程,确保高效完成制作。

男主角陈惜由北京电影学院学生范思泽饰演,其需一人分饰两角:原本的“弟弟”与经过跃迁的“新意识”,表演层次极具挑战性。范思泽表示:“两个角色共享同一躯体却拥有截然不同的灵魂,如何在细节中展现这种撕裂感,是本次创作的核心。”

剧组选择广东惠州作为主要拍摄地,当地现代与科技感的建筑景观为未来世界提供了视觉支点。尽管拍摄周期仅有12天,团队计划通过精密的分镜设计与调度,完成多场虚拟与现实交织的关键戏份。

导演陈泉表示:“《跃迁》试图追问科技进步是否必然伴随人性代价。我们希望通过类型片的框架,让观众在悬念中反思技术与伦理的平衡。”

据悉,《跃迁》预计于2025年内完成后期制作,并参与第七届蓝星球科幻电影周等国内外电影节展映。这部短片不仅承载了北电学子对电影艺术的探索,也为科幻题材的本土化表达提供了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