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创新行” 高峰论坛探讨新质生产力培育路径

2025 年 9 月 1 日,由国科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科创投)与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联合主办的 “2025 国科・创新行” 耐心资本助育新质生产力高峰论坛,在合肥中安创谷科技园全球路演中心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得到中国投资协会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北京市创业投资协会、安徽省三重一创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蜀山科创集团、中科(合肥)智汇工场协办,以及华夏银行合肥分行的支持。汇聚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合肥市科学技术局、合肥市蜀山区政府、蚌埠市龙子湖区政府等政府部门,安徽省财金投资公司、蚌埠市产发产业投资集团、蚌埠市东方投资集团等安徽省内国资投资机构,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自动化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国科新材料等中国科学院内研究单位及服务平台的领导及代表,以及众多科创企业、创投机构及服务机构等各界嘉宾,深入探讨科技创新与资本赋能的融合路径,为硬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图:现场嘉宾合影

开篇共鸣:以 “耐心” 为钥,启创新之门

活动伊始,国科创投董事长、总经理刘克峰与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董事长吴海龙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傅尧作为当地科技力量致辞。

刘克峰指出科技成果转化正在成为创投大风口,扎根创新源头、锤炼专业能力、保持长期耐心,在这场科技创新浪潮中,既实现资本增值,更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更是我们应有的担当。

吴海龙则表示,科大硅谷作为当地科创核心载体,已汇众多科技型企业、创新创业人才及“基金丛林”,与国科创投联合设立安徽国科科转创业投资基金,有助于助推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傅尧在领导致辞中提出,新质生产力的 “新” 源于原始性、颠覆性创新,而这类创新需要科研、人才培养、生态构建的 “三重耐心。他强调,耐心资本与研究型大学的深度融合,正是催生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 “最优解”。

图:(从左至右)刘克峰,傅尧,吴海龙

洞见分享:解码 “风口”,硬科技成资本新宠

主旨演讲环节,院士专家们从多维视角剖析耐心资本与新质生产力的共生逻辑。

国务院参事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主任石勇以 “人工智能助力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 为核心展开深度分享,他强调新质生产力的 “绿色属性” 不可忽视,需通过数字技术与绿色技术融合,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这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 “开展‘人工智能 +’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形成战略呼应。

中国投资协会创投专委会会长,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原院长助理沈志群为创投行业 “画像”,提出需构建适配耐心资本生长的制度生态,壮大耐心资本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石,能破解创投募资难题、科技转化 “死亡之谷” 与创投长期投资之困。

智友·雅瑞科创平台发起人,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王田苗结合机器人产业实践,阐释技术创新与资本协同的 “化学反应”。他给出清晰预判:2025 年是具身智能的起爆之年,2025-2026 年将依托垂类模型与 Agent 技术实现场景落地,2027-2028 年有望在工业、商务领域达成商业闭环,至 2030-2035 年,更期待其深入消费、养老等民生领域,开启智能生活新图景。

图:(上)石勇,(下左)沈志群,(下右)王田苗

签约落地:8 个硬科技项目 “扎根” 创新沃土

国科科转安徽基金是国科创投设立的区域直投基金,基金投资和落地项目签约仪式成为本次活动的 “硬核亮点”。国科创投与嘉玉科技普译生物中科华创、中科爱毕赛思中合基因、星眸生物、象德信息、国科新智8 家企业完成签约,覆盖基因治疗创新药、高端科学仪器、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领域,代表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潜力。

这些项目均源自顶尖科研单位和高校,是国科创投 “走进实验室” 挖掘成果的典型案例。8个项目的签约和落地,既是国科创投“投早、投小、投科技” 定位的实践,更是国科科转安徽基金资本与技术 “双向奔赴” 的缩影 —— 基金将不仅提供资金支持,更会联动科研资源,助推项目团队探索出 “从实验室到资本市场” 的成功路径。

对话热议:锚定资本、AI与低空,共探行业发展未来

随后的分享和讨论分别围绕耐心资本、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展开。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万人领军、中科慧远董事长张正涛带来《人工智能与高端装备的深度融合与发展趋势》主题分享,他以工业质检 AI 系统为例,阐述 “算法 + 硬件” 协同创新如何解决传统制造业痛点。他指出,在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战略下,智能检测装备是破解制造业人力成本高、高端装备 “卡脖子” 的核心。

中国科学院无人机总体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智能无人飞行系统实验室主任、博导、研究员,万人领军人才郑会龙的《无人机技术发展趋势及低空经济关键技术》主题分享,前瞻性提出无人机 “超低成本、超长航时、超混动力、超强智能、超快速度、超高隐身” 的 “6S 趋势”。

图:(从左至右)张正涛,郑会龙

“如何用资本‘慢火’煨出新质生产力” 圆桌论坛上,国科创投、科大硅谷、中车资本、开源证券、华夏银行、智汇中科的代表一致认为新质生产力培育需构建多元协同的资本生态,并呼吁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实现理念、角色、投资策略、生态建设方面四个转变。

“AI浪潮席卷,重塑未来产业格局”圆桌环节中,国科创投、联想集团、中科紫东太初、中科加禾、联想之星、新微资本、本源量子等机构代表直面人工智能发展阶段中的天花板和挑战,同时畅想与时代共同亲历 AI 浪潮,推动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

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的万亿级新赛道圆桌论坛讨论中,国科创投、合肥中科空天信创院、中国民航局低空地理信息与航路重点实验室、元航资本、览翌航空、中科星图、中科爱毕赛思等嘉宾建议通过技术与政策结合划设空域等级、政府主导构建产业生态、企业增强技术韧性等策略,共同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

此外,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进行了政策发布,从融资、人才、生态等方面介绍 18条政策,助推将科大硅谷打造为全球创新人才向往的科漂乐园

“国科・创新行” 活动是国科创投打造的生态交流品牌活动。未来,国科创投将继续以耐心资本为笔,以科创投资为墨,在新质生产力培育的画卷上,书写更多 “从 书架到货架” 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