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创新学者2025海外模块收官!洞见未来,重塑认知边界

2025 年 7 月 27 日至8 月 9 日,“耶鲁创新学者”项目第三期纽黑文第三&四模块学圆满结束。此次学之旅为期14 天,课程内容极为丰富,涵盖理解世界、人文视角、全球领导力、创新驱动和企业管理五大板块,既能拓展学员们的知识广度,又能在每个领域深入挖掘,探索未知,跨界认知。

图:耶鲁大学哈克尼斯塔

理解世界:透过历史兴衰,洞察商业未来

资源枯竭、人口压力、气候变化、创新瓶颈以及老龄化社会,这些似乎都预示着经济可能走向停滞,真的如此吗?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经济学名誉教授 Wiliam Nordhaus 则提出了一个相反的观点——奇点假说。

Wiliam Nordhaus 教授在《我们正在接近一个经济奇点吗?》中指出,尽管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但真正的经济拐点仍需时间,可持续投资、技术创新和全球治理才是长期增长的核心,而非对“奇点”的过度幻想。

历史长河中,大国的崛起与衰落宛如波澜壮阔的史诗,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变。为何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强国却又走向衰落?

图:耶鲁创新学者美国纽黑文本部课堂

《大国的兴衰》中,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士、美国哲学学会会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终身教授Paul Kennedy 从历史学视角分析了近 500 年来大国兴衰的核心规律,表明大国的综合实力取决于经济基础与军事负担的平衡,若军事扩张超出经济支撑能力(即“帝国过度扩张”),将导致衰落。面对当前世界格局,Paul Kennedy 教授建议决策者保持耐心,避免中美冲突,优先投资技术、教育等领域。并警告:中美如果热战,最大受益者肯定不是中美,而是第三方,印度或者俄罗斯。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耶鲁政治学系 Gregory Huber 教授的《比较视角下的美国政治制度》课程则聚焦美国政治制度与冲突,强调了美国政治的多层主权结构:州与联邦政府并存且相互制衡,州是主权实体,联邦政府无法随意接管,这种权力分配导致了天然的冲突。

人文视角:耶鲁300年经典沉淀

灵魂是否真的存在?死亡是意识的终结,还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如何带着对生命有限的认知,活得更清醒、更热烈?”活在当下,至关重要。

《死亡与生命的意义》中,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终身教授 Shelly Kagan 探讨了死亡的本质、灵魂是否存在以及死亡的恐惧,最终将话题延伸到对自杀现象的看法,以及如何直面死亡、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他认为,永生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生命得以无限延长,人类将失去时间稀缺性带来的价值判断能力,存在意义可能被无限稀释。

《艺术简史与绘画欣赏入门》中,耶鲁保罗·梅隆艺术史 Tim Barringer 教授以“艺术与商业的共生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四个关键时期串联起七百年艺术发展脉络:14世纪意大利锡耶纳、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19世纪末柏林与巴黎以及当代纽约与伦敦。

图:耶鲁创新学者美国纽黑文本部课堂

《宗教哲学》中,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神学院 John Hare 教授系统探讨了宗教哲学的核心议题。他表示,宗教哲学的核心任务是以理性工具考察神、世界、人、善恶等根本命题,并着重分析了亚伯拉罕宗教传统与中国”天”观的异同。

此外,创新驱动板块的课程探索了科技与商业的碰撞,让学员们脑洞大开;全球领导力板块的课程带领学员们重走 5 位美国总统的路,学人类伟大领袖的经验和智慧;企业管理板块的课程围绕决策、创新与AI展开,指导学员如何从战略角度部署合适的营销工具。

据悉,在课堂外,“耶鲁创新学者”项目还举办了5 场社群活动,研课堂、学者说、学者行,涵盖企业管理、稳定币、金融投资、艺术鉴赏等多个话题,帮助学员快速打破传统认知困境,开启商界新视野。

【学者行】纽约行中,先赴世界顶级画廊之一的‘佩斯画廊 · 纽约’,欣赏从现代主义大师到新兴艺术家的震撼力作。参观完毕,佩斯画廊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Marc Glimcher、著名油画艺术家 Kylie Manning、雕塑家 Tara Donovan、概念创作者 Mika Tajima 分别带来分享。

图:佩斯画廊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Marc Glimcher 分享

从佩斯画廊离开,学者们踏上了夜航哈德逊河的旅程,船只缓缓驶过纽约市的天际线,沿途经过了著名的布鲁克林大桥、曼哈顿大桥以及自由女神像。在灯光与水波交织的美景中,他们继续着思想的漫游,享受着这场视觉盛宴。

图:耶鲁创新学者夜航哈德逊河

针对近期热点——香港特区政府正式实施《稳定币条例》,耶鲁创新学者项目专门策划了一场“稳定币锚定未来”的专题分享活动。项目顾问委员会委员及第三期随班导师、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从宏观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稳定币的发展现状、政策环境与潜在风险;三期学者 Richard Liu 则聚焦实操层面,详细分享了稳定币的赚钱逻辑和投资机会等实战经验,并对比了香港《稳定币条例》政策与美国相关政策的不同之处。

学者们还参与了由耶鲁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组织的校园导览活动。包括参观耶鲁艺术馆、皮博迪博物馆以及耶鲁医学图书馆库欣中心等,让学者们有机会零距离接触耶鲁丰富的校园文化和学术资源。

图:耶鲁大学皮博迪博物馆

其中,耶鲁大学艺术馆是西半球最大的大学艺术馆。馆藏文物包括希腊罗马时期的雕塑,中国历代精品文物,亚洲佛像,西方油画包括梵高的画作,以及非洲艺术品。这是耶鲁大学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空间,也是纽黑文社区知名的地标场所。

图:耶鲁创新学者参观耶鲁艺术馆

可以说,耶鲁创新学者项目本次海外模块不仅强化了学者们对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也为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战略决策提供了深层次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