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博众:半导体行业高景气延续 AI与国产替代双轮驱动
2025年以来,全球半导体行业在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爆发、终端智能化加速、汽车电子复苏以及国产替代深化的多重推动下,呈现显著的结构性繁荣。中美两国近期相继推出国家级人工智能战略。美国于7月发布“AI行动计划”,我国国务院8月印发《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实现人工智能与六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及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过70%,到2030年进一步超过90%,智能经济正成为关键增长引擎。
广东博众分析指出,对国内半导体企业而言,国产替代是媲美AI的重要机遇。随着下游库存逐步去化,企业凭借产品竞争力提升和新品持续导入,实现收入稳健增长。A股半导体公司整体收入已连续八个季度同比增长,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同环比均有所提高。
行业数据显示,半导体市场保持稳健增长。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统计,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1797亿美元,同比增长19.6%,连续七个季度保持正增长。其中,中国半导体销售额为517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28.8%,同比增长13.1%,显示国内市场持续复苏。
细分领域方面,AI算力、SoC芯片、存储和模拟芯片等板块表现突出。DeepSeek V3.1针对国产芯片的优化,以及英伟达高端产品供应受限,为国内企业带来发展机遇。预计202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增速将超40%,CSP厂商自研芯片与大模型训练需求有望推动ASIC放量。存储芯片步入价格上行周期,预计第三、四季度合约价继续看涨。模拟芯片则迎来”周期复苏+国产替代”双重利好,思瑞浦、圣邦股份等企业业绩增长显著。
全球模拟芯片龙头TI、ADI一致认为行业进入周期性复苏,尤其看好工业领域需求。中芯国际指出,模拟芯片需求显著增加,国内企业正加速替代海外份额;华虹半导体也表示其BCD平台增长迅速。
在地化生产已成为明确趋势。建议持续关注半导体生产链企业,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等。设备材料与零部件板块因外部限制加速国产化,叠加先进制程产线建设,板块订单展望积极。多家头部厂商2025年上半年业绩亮眼,行业整合不断推进,本土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
资金配置方面,电子行业继续位居基金重仓第一大板块。2025年第二季度,A股电子行业配置比例为18.67%,仍保持全市场首位。中芯国际、北方华创、兆易创新等各细分龙头及国产替代核心标的持续获得资金青睐。
广东博众分析指出,综合来看,2025年全球半导体行业预计保持乐观增长,AI将持续驱动下游需求增长。与此同时,政策层面持续应对供应链中断与重构风险,国产替代进程不断深化。二季度各环节公司业绩表现亮眼,展望三季度传统旺季,建议重点关注存储、功率、代工、ASIC、SoC等板块的业绩弹性,以及设备材料、算力芯片等领域的国产替代机会。
本文观点由博众投研团队单景标(执业编号:A0600625040009)编辑整理,仅代表个人观点,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您投资的依据,您须独立作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特此说明:博众通过各渠道推出的相关文章仅面向广东博众智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的客户群体,文章内容不表明对相关产品或者服务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若您并非广东博众客户群体,请勿接收或者使用博众通过各渠道所推送的任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