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千年运河遇见Z世代国际青年:通州文旅“圈粉”全球学子

“不可思议!这里既有历史的厚重,也有未来的脉动!”——来自北京语言大学土耳其留学生王爱英(OZTURK AYPERI)在游览通州运河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当千年运河与Z世代的国际青年相遇,当古老文明与现代思维交融,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生动上演。

近日,由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游学中国组委会协办的“遇见·运河 研之有联”北京通州“千年运河”国际游学行圆满举行。与常规旅游不同,本次活动并非简单的景点打卡,而是一场深度的文化体验与理解之旅。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在历史遗迹与现代风貌的交织中,感受通州作为千年漕运之城的厚重底蕴与作为城市副中心的发展活力,共同向世界发出“Meet the Canal.Meet the World”的青春邀约。

为了让留学生们深度体验通州古今交融的独特魅力,主办方精心设计了融合历史、艺术、生态、非遗的多元课程线路,为留学生们开启了一场充满了互动与发现的通州之旅。在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北区),留学生们不仅为古老的建筑格局所震撼,更对儒、释、道三教和谐共存的智慧产生浓厚兴趣。

(学生正在听历史文化的讲解)

(学生体验黎氏制香)

随后,他们登上游船,沿北运河徐徐前行,六座形态各异的大桥如时代的音符依次掠过,两岸绿意盎然的生态景观与古老的漕运历史遗迹交织成一幅流动的画卷,让大家在实景中感受运河的变迁与传承。

(游船上的学生整装待发)

走进宋庄艺术区,留学生们亲手体验缂丝、云锦等非遗技艺,感悟匠心传承;在当代艺术展厅中,进一步理解中国文化在当下的表达与创新。

(东韵丝绸文化艺术馆—学生体验传统织布)

最后一站,学生们来到大戚收音机电影机博物馆,沉浸式感受中国七十年代电影院,欣赏世界上最早的电影机、收音机,直面老式电子管收音机的音质效果。

(学生参观大戚收音机电影机博物馆)

“我从未想过,一座城市能把过去与未来融合得如此完美。”来自北京语言大学土耳其留学生张嘉佳(CAN MAKBULE SULTAN)对漕运历史表现出浓厚兴趣。她表示,最打动她的不是某一座建筑,而是看到古老漕运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织在同一片水面的场景,“这仿佛是两个时代在隔空握手,充满了哲学的诗意。”

(学生于三庙一塔景区合影留念)

这场以运河为轴线的文化行走,不仅让留学生们深刻感受到通州作为“千年之城”的文化底蕴与现代活力,更以文化为桥,向世界传递通州开放、包容的文旅形象。运河文化,正以其独特的融合力与感染力,为通州搭建起一座通向国际的文旅之桥,助力其成为更多海外游客心向往之的旅游目的地。

通州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以“研学”为核心载体,是推动文化交流“双向赋能”的一次创新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研学体验,让留学生深度感知文化内涵,为双向赋能注入了鲜活的研学动能。未来,通州将持续以研学为重要纽带,构建常态化国际青年交流平台,围绕运河文化核心叙事设计丰富研学内容,吸引更多全球青年走进通州、参与研学,让这一研学交流平台成为促进文明互鉴与合作的国际化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