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特产” 成就 “富产业”,桃喜莓莓解锁 “土特产富” 全链发展新答卷
(本报讯)2025年10月23日晚,在浙江省嘉善县“桃喜莓好村”,一场以“同‘芯’赋能 ‘莓’好先行”为主题的“土特产富”沉浸式全产业链成果发布会成功举行。活动集中展示了桃喜莓莓以一颗草莓为纽带、贯通产学研销、探索“IP赋能+产村融合+青年入乡”的乡村运营的创新实践,并正式发布了由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牵头、中国蔬菜协会营养与品牌分会具体推动的国内首个“草莓品牌营养力指数”,为特色农产品价值提升和品牌建设提供了科学标尺与示范样板,是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一次生动实践。

桃喜莓莓召开土特产富全链路培育大会,多项启动与授牌仪式并行,标志着桃喜迈入新时代
会上,桃喜莓莓集中展示了自主知识产权品种草莓选育培育与推广工作、从企业标准建设到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完善、携手中国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开展多色草莓精准营养深入研究以及“桃喜莓好村”产村融合与青年返乡建设等多项草莓全链路发展成果。农工党领导在致辞中特别肯定了青年返乡创业的热情,指出青年的回归为乡村注入了活力,而完善的产业链支撑和创业生态是关键。“桃喜莓好村”的运营模式是对省市“土特产富”全链发展激励政策的创新实践,也是统一战线主推乡村振兴的阶段性成果。在中国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浙江省农工党以及嘉善县政府等多级政府领导的关注下,会上举办了多项启动与授牌仪式,标志着桃喜莓莓从1.0鲜品草莓的品研一体,正式迈向2.0桃喜生态的以“消”定“产学研”的发展新阶段。

突出科技赋能,树立产业升级“新标杆”
“桃喜莓好村”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新农人”的创造力。桃喜莓莓品牌创始人孙含女士就“土特产富”全产业链培育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内容生动阐释桃喜莓莓从 1.0鲜品草莓正式迈向2.0桃喜生态。她谈及与王浩书记(浙江省委书记)的一次8分钟对话,给她聚焦小草莓做深产业链有莫大鼓舞,也点燃了她的新使命:产业如何激活乡村?如何带动青年入乡?用桃喜IP点亮乡村文化新名片,又用多色草莓产业融入乡村运营,经过2年筹备于发布会官宣剪彩,战略升级启用“桃喜莓好村。


本次活动的核心亮点,是中国首版“草莓品牌营养力指数”的启动发布。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蔬菜协会营养与品牌分会会长王晓举指出,未来农产品的竞争本质是“营养价值”的竞争。他表示,该指数旨在通过科学模型量化草莓的营养价值,引导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提升”,让科技红利真正惠及农户与企业。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李海燕主任进一步解读,“草莓品牌营养力指数”是一套科学、可量化的评估方法,将从丰富度、贡献度等多维度对草莓营养品质进行“精准画像”,最终形成权威报告,为消费者提供科学指南,为产业升级提供核心数据支撑。

活动现场正式官宣了桃喜莓莓参与首版草莓国家标准制定的喜讯,并举行浙江省农科院草莓新品种授牌仪式,强化了“种子芯片”的科研支撑。

IP化赋能“土特产富”全链路,实现一颗草莓生万物
“桃喜”二字,源于“喜乐愿、利他心”的文化内核,这一品牌文化的构建,正是对“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重要论述的基层响应与生动实践。通过文化赋能,桃喜莓莓将一颗普通的草莓,升级为传递情感与温度的文化符号和情感媒介,开发出涵盖饮品、食品、文创、联名IP产品等多元业态,真正实现了“一颗草莓生万物”。活动现场有超过15款“桃喜系列产品”亮相,通过主理人演绎让与会者有了沉浸式体验。


激活人才引擎,谱写青年返乡“双创交响曲”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本村已吸引超过100位入乡青年,为夯实人才基础,活动现场同步举行了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校外实践教学与就业基地授牌、嘉善鑫锋·桃喜莓好村青年返乡创业联合工会揭牌等仪式,旨在通过“创+青年计划”等举措,吸引并培育更多青年人才扎根乡村,形成“激活一村、带动一片、富裕一方”的良性循环。

未来展望:从“桃喜村”到“桃喜模式”的可复制愿景
展望未来,“桃喜莓莓”计划建设“桃喜莓谷”,致力于一颗草莓的全果利用、零损耗加工,推动产业向更高附加值领域延伸。更重要的是,其所探索形成的“桃喜模式”——即以特色产业(土特产)为基础、以科技营养指数和品牌文化为两翼(IP赋能)、以产村融合为载体、以青年创客为主体的系统性解决方案,为更多地区挖掘本土资源、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专业化、可复制、可持续的路径参考。
这颗草莓的“成长记”,印证了科技赋能产业、文化提升价值、人才激活乡村的巨大力量,为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写下了充满希望的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