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曜科技:用笨功夫赋予机器人聪明大脑

在昆明地铁1号线停车场里,列车智能巡检机器人正利用地图创建、线激光扫描、3D数字图像采集等智能技术,对车底可视关键部件的异常状态进行检测。检测到的信号利用5G回传后,机器人通过持续自主学习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指导工作人员不断优化检修策略。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人工检修,难免有遗漏和判断不准确的地方,现在机器人检修,精准度和可靠性都提高很多”,“景曜科技的智能巡检机器人,用机器替代人工,以智能预判风险,靠数据驱动决策,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模式。”

创立十二年的景曜科技,总部位于江苏南京,从创业之初就确立了深耕“大轨道交通”的发展目标,如今已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国家铁路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车等诸多大型国有企业智能化升级的供应商和服务商。

在创始人黄怡看来,“机器人 + AI” 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特征之一。中国经过数十年高速发展,在轨道交通、能源供应、城市运行等诸多关键领域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迫切需要通过 “机器人 + AI” 技术对这些优势领域进行数字化、智能化重塑,进一步巩固并扩大现有领先地位,确保在未来全球产业竞争中持续保持领先。

锚定 “大轨道交通” 赛道持续深耕 以技术创新开拓产业蓝海

不久前,景曜科技成功进入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的“2025年度南京市培育独角兽企业”名单,这得益于企业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迅猛的增长势头,凸显了其作为行业创新标杆的技术潜力。

锚定 “大轨道交通” 赛道 ,景曜科技已经积累了12年。

2017年,景曜科技经过多年研发,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D视觉枕簧智能检测选配系统交付神华集团,这标志着这家企业正式进入轨道交通行业。此后几年间,基于对轨道交通行业技术链和供应链成熟度的判断,又陆续推出小型化列车智能巡检机器人、标准列车智能巡检机器人、钩舌钩尾框上下料机器人等一系列产品。

铁路行业,国铁集团、中车集团等核心企业先后使用景曜的机器人,作为其智能化升级的重点装备。地铁领域,景曜的巡检机器人先后走进重庆、天津、昆明等十余家城市的地铁检修车间。面对这些客户,景曜科技既提供多款机器人产品,也提供智能化检修全套解决方案。

在即将投入使用的新厂房里,创始人黄怡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已经实现了感知智能化、应用智能化、服务智能化、生产智能化。这得益于景曜科技在AI视觉、具身智能和机器人控制等核心技术领域深厚的研发积累。

长期以来,传统列车检测多依赖人工或二维图像,盲区多、误判高、效率低。景曜科技研发的高精度 3D机器视觉检测系统,融合结构光扫描、多视角点云拼接与 2D/3D 数据融合的深度学习算法,能够对复杂异形零部件实现三维建模、尺寸测量和缺陷识别。依靠这一技术推出的轨旁 360° 检测系统,能够实现列车不停驶状态下的全方位检测,缺陷识别准确率达到 93%,在货车承载鞍检测中,该技术的非接触式 3D 扫描定位精度能够控制在正负1毫米以内。

而数字孪生技术在轨交巡检领域的开发应用,实现了AI机器人控制平台与资产管理系统的集成,能辅助轨交运营方制定决策并进行预测性维保。

在重庆地铁4号线石船车辆段,景曜科技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应用了先进的智能复合机器人、2D激光传感器、3D机器视觉等先进技术,检测点超万个。在发现部件脱落或车底异物等异常情况后,自动生成警报并传输至后台,检修人员可根据报告进行复检,检修效率和精准度大幅提高。

如果说视觉检测解决了“看得见”的问题,那么景曜科技的多模态感知与融合技术则让机器“更聪明地感知世界”。这一系统将 AI 视觉、激光定位、气象传感与 5G 通信等多源数据融为一体,形成从“环境感知—精准定位—智能决策”的闭环,使机器人在风沙、隧道或极端温差环境下依然保持高可靠性。

这些技术,也让景曜科技在轨道交通以外的能源、城市运行等领域,开始拥有了新的应用场景。在西北地区-40℃至70℃ 的极端气候中实现全天候无人化作业。这一成果使光伏电站的人工清扫成本降低了 80%,同等光照条件下发电效率提升了5%至10%,为我国能源设施的智能化运维提供了坚实支撑。

携手超级客户 打开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2025中国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上,景曜科技与京东集团旗下京东工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称,未来将通过发挥京东工业的供应链与数智化能力,结合景曜科技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技术积累与行业应用经验,推动轨道交通及相关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

从国铁集团、中车集团到全国十余家地铁公司,再到京东工业,景曜科技携手的超级客户、超级合作伙伴越来越多。

10月15日,景曜科技与欧姆龙、巴鲁夫等十余家全球和中国工控自动化行业领军企业的高层再次齐聚北京京东集团总部,与京东工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工控自动化行业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升级,助力工业客户采购降本增效。

以智能化助力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用“笨功夫”攻关核心技术。在景曜科技位于南京与上海两地的研发中心里,上百名研发人员正加班加点,应对新的合作伙伴、新的客户、新的场景带来的技术挑战。3D智能视觉工作站,能够将检测物品的图像还原成3D数据,再做出零件选配决策。对于喷漆这种以前工人不愿意干的脏活,景曜科技设计的智能一体化喷涂系统,不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油漆利用效率。

黄怡介绍,视觉检测算法的深度与准度,作业流的深度融合,场景的深度覆盖,这些都是景曜未来在科技领域的主攻方向。

最新统计显示,2025年5月,我国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85.9%、29.5%,机器人减速器、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倍、35.5%。这些数据都为景曜科技未来的发展带来强劲信心。

创始人黄怡说:“中央提出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企业必须聚焦技术创新、数据流通、场景应用、生态优化等关键领域,在各自的领域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向纵深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