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百万吨粮贸合作达成 海南自贸港枢纽功能再升级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迎来深化国际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在海南自贸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封关运作(国家发展改革委7月23日权威发布)的重大利好消息发布次日,2025年7月24日,中链投集团、俄罗斯知名企业TMP-AGENT有限责任公司与海南省物流集团齐聚海南丝路社会科学研究院,举行深度合作洽谈会。会议聚焦中俄国际供应链协同,明确计划在2025-2027年间,实现年百万吨级别俄罗斯粮食贸易的常态化增量合作,并围绕此目标达成多项实质性共识,标志着海南作为“买全球、卖全球”国际经贸新枢纽的功能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此次合作高度契合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所释放的“制度型开放”与“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巨大红利。三方充分把握新机遇,致力于构建“海外仓+中欧班列+国内网络”的高效闭环供应链体系:
俄罗斯TMP-AGENT有限责任公司将依托其在新西伯利亚铁路枢纽的区位与资源优势,负责上游粮源采购、境内运输及在自有场地建设大型一体化仓储加工中心(海外仓),预计2025年冬季投入使用。
海南省物流集团 作为省级物流主力军,将全力保障国际物流通道畅通,计划于今年10月前开通直达俄罗斯的中欧班列,并利用其覆盖岛内、国内及国际的物流网络,为粮食进口提供高效运输支撑。
中链投集团发挥资源统筹与资本纽带作用,重点负责国际国内市场的销售对接与整体资源调度。
此次达成的百万吨级粮食增量合作,是三方深化协同的重要成果,也是海南自贸港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升国际供应链韧性的具体实践。 它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体量,更通过创新的合作模式,有效链接了俄罗斯优质粮源与中国广阔市场,充分展现了海南自贸港在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方面的独特枢纽价值。
丝路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仇文旭指出,本次合作是响应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的生动案例。随着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此类聚焦关键大宗商品、整合国际资源、创新流通模式的标杆项目,将有力推动海南打造成为面向全球的高水平开放门户,为欧亚地区乃至全球的经贸互联提供“海南方案”和示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