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首日5万人次畅游冰雪大世界,烟花、非遗、花车等带来丰富多彩的体验

国庆遇中秋,马迭尔文旅集团权属企业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玩出新花样!10月1日,“月满中秋 共贺华诞”特别活动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启幕,5万余名市民游客走进园区,把秋日的冰雪大世界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这个假期,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成为市民游客在节日游玩的重要选择。在这里,文化体验与休闲消费自然交融,逐步形成“以节兴文、以文促旅、以旅促消费”的积极互动。这一探索,为冰城文旅从“一季繁荣”走向“四季长红”注入了一份可延续的温暖力量。

文旅IP+文化元素引流

推动园区商家销售额大增

长假首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内花车巡游、梦想大舞台演出、“王的战车”表演、非遗购物周、无人机秀、烟花秀等活动同时上演,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多业态联动在景区内构建起丰富的消费场景,推动文化流量高效转化为经济增量。

在黑龙江省四季非遗购物周现场,几步一景的中国文化元素景观成为人们争先拍照打卡的热门地。在印着“我追随的光是五角星的光”的背景墙前,等待拍照的人排起长队。来自辽宁的小周举着手机,与朋友并肩站在背景墙前合影,“对这句话特别共情,必须打卡留念,发‘朋友圈’后,好多朋友问我在哪里。”

“迎中秋,庆国庆”中式元素展台,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我是带着爸妈和孩子来的,过节就得有这样的仪式感,拍了好多照片,等一会还要去非遗展看看。”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

这些打卡场景不仅成为游客的“记忆载体”,更间接带动周边餐饮、零售摊位的人气,形成“打卡—停留—消费”的良性循环。

傍晚6时许,园区内四季美食馆的多数餐饮店已座无虚席,天顺源等餐饮企业推出的“双节”优惠活动,让不少店铺前排起长队。“本来是奔着非遗展来的,没想到还尝到了好吃不贵的东北特色美食,这次来哈尔滨旅游超值!”来自湖北的张女士捧着刚打包的美食告诉记者。“我和同学一起来的,天顺源19.8元的单人锅套餐,太适合我们了。”正在排队的大学生小王说,他们已在园区内买了不少冰雪大世界的文创冰箱贴和音乐盒,打算吃完饭后再去观赏烟花表演。

销量增长的不只是餐饮店,园区内文创店铺也迎来销售高峰。在纯手工毛线编织店铺“花织语”里,手工编织娃娃成为当天的“销售冠军”。店员告诉记者,“哈尔滨文旅一直爆火,园区内的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这几日,我们店铺的客流量增长了一倍多。手工编织娃娃系列产品销量增加了近60%,是目前游客最爱的旅游伴手礼。为庆祝‘双节’,我们也推出了多种优惠活动。”

夜晚的园区直接“开挂”,先是220名文艺大咖同台献艺,歌曲、非遗二人转、马头琴轮番登场,台下观众掌声没断过;紧接着夜空成了“画布”——无人机编队拼出“我爱你中国”,高温铁水泼出千年“银河”,最后烟花“炸场”,璀璨火光映着满场笑脸。

非遗产业“破圈”

市场赋能打通传承新路径

“双节”期间,黑龙江省四季非遗购物周成为冰雪大世界园区节日消费引流的核心引擎之一。此次非遗购物周吸引了全国14个省、2个直辖市的60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各具特色的非遗产品,成为市民游客了解传统文化、选购伴手礼的热门之选。

河南浚县泥咕咕传承人柴秀建带来的生肖作品与醒狮造型产品,吸引着不少游客驻足观赏。“浚县泥咕咕是我们当地的特色文化,作品色彩鲜艳、造型独特,小鸟造型和生肖系列产品最受哈尔滨人的喜欢。”柴秀建希望借助哈尔滨文旅的热度,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

从扎染服饰到火山陶壶,各类非遗产品通过展会平台直面市场,不仅带动了非遗艺术品销售,更让非遗技艺从“小众传承”走向“大众认知”。在人们了解其他省市非遗的同时,黑龙江本地非遗更成亮点。凤鸣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伏开远带来了火山陶精品。“这些作品用五大连池火山岩泥与宜兴紫砂混合烧制,既具有宜兴紫砂的透气性,还保留了火山泥的天然保健特性,前来咨询的游客比较多。”

现场制作泥塑的塞北泥人传承人周师傅,专注地雕刻着泥娃娃,吸引了不少人围观。当憨态可掬的泥“福娃”逐渐展现在众人眼前时,围观的孩子们纷纷表示想尝试制作。“现在手作传承人不少,缺少的是展示机会。”周师傅说,“这几年国潮兴起,文旅行业持续红火,带动了传统手工艺品的销售。我一边做产业,一边兼顾教学,希望通过文旅‘出圈’的哈尔滨,让更多人关注到这门技艺。”

文旅生态“升级”

全季运营筑牢“长红”底基

热潮背后,是哈尔滨文旅从冬季“限定”向全季“长红”转型的深度实践。文化作为核心纽带,正推动文旅生态实现质的飞跃。

伏开远透露,作为北京冬奥会国礼和哈尔滨亚冬会礼品的生产商,他正依托黑龙江独有的火山岩泥资源,开发亲民伴手礼。“已经做了很多尝试,比如冰球造型的紫砂主人杯,很受游客欢迎。”他表示,借助亚冬会和哈尔滨文旅火爆,有望让火山陶成为本地文旅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从白天的花车巡游、“王的战车”演出,到夜晚的无人机秀与烟花秀,非遗展区与节庆活动相互引流,构建起全时段、全场景的沉浸式体验。市民游客的反馈,更印证了文化路径的市场潜力。

游客边看边吃,嘴里心里都满足。1314平方米的挖沙池是孩子的天堂,家长陪着玩沙,自己也趁机回味童年;露营区里,大家搭着帐篷野餐,抬头就是园区美景,惬意得很,偶尔还能偶遇古筝、琵琶快闪,惊喜感拉满。

“以前过节多是聚餐逛街,这次看完非遗展再看烟花、演出,感觉过节的文化味很浓。”市民王先生表示。

这场持续的狂欢,每天都有精彩。梦想大舞台,每晚都有劲歌热舞;10月6日的“千人绘大美中国”,亲子家庭免费参加;烟花、无人机天天见,非遗购物周还有街舞快闪;DIY花灯、极地公园、平山鹿苑的门票都能免费抽。

当无人机光影落幕,非遗展区的灯火依旧明亮。冰雪大世界景区的“双节”探索证明,以节庆聚人气、以非遗塑特色、以消费促发展的运营模式,既能激活短期市场活力,更能夯实长期发展根基。这场文旅盛宴不仅为市民游客留下了美好记忆,更昭示着冰城文旅全季繁荣的无限可能。

来源:黑龙江在线